块之法、种植经验,由你统筹!朕要此物,今秋在北地亦见丰收!”
范同舟心头剧震,北方的担子更重,却也是莫大的信任与机遇!
他深吸一口气,撩袍跪倒,声音洪亮:“臣,范同舟,领旨!必竭尽全力,不负陛下重托!”
“嗯。”
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,目光扫过那一小筐珍贵的种芋,又落到工部尚书身上,
“此物推广,非工部旧制所能涵盖。
着即于工部之下,增设‘农匠司’!
专司新粮、新种之试种、育苗、推广、储藏诸事!
擢升范同舟为农匠司首任郎中,秩正五品!
原农桑院一应精干匠户,择优调入农匠司!
所需钱粮、人手,户部优先支应,不得推诿!
各官府,务须全力配合农匠司行事,敢有阳奉阴违、敷衍塞责者,严惩不贷!”
“臣等遵旨!”
工部、户部尚书齐声应诺,心头凛然。
“皇伯伯”李祺的声音在一旁响起。
朱元璋转头,只见他手里也捧着一个小巧的陶盆,里面是两株长着卵圆形叶子的小苗,看起来有些蔫蔫的,显然刚移栽不久。
“范大人南下寻土芋虽未再有所获,然民间亦有识宝之人。
此二物,一名‘花椒’,其果红艳,味麻而香烈;
一名‘辣椒’,其果尖长,味辛如火。
皆乃调味佳品,亦可驱寒祛湿。
儿臣己将其植于紫金山暖房,若能成活培育,日后百姓餐桌之上,或可添些新味。”
朱元璋的目光在那两株不起眼的小苗上停留片刻。
土芋关乎国本,乃重中之重。
这花椒辣椒,听着倒是新鲜,虽不及土芋能活人性命,但若真如祺儿所言,能丰富民生,亦是好事。
他微微颔首:“嗯,此等新物,亦由农匠司一并留意试种。范卿北上,土芋为要,此二物……量力而行即可。”
“微臣明白!”范同舟恭敬应道。
......
数日后,紫金山试验田旁新搭建的几间暖房里,泥土湿润。
老张头正小心翼翼地给那几株来自南方的“土芋”种芋洒水。旁边单独辟出的一小块地里,两株花椒苗和一株辣椒苗显得格外纤细。
李祺蹲在暖房门口,看着范同舟指挥着几名精干的匠户,将那一小筐珍贵的北方种芋仔细包裹,装入特制的、垫着干草和石灰防潮的木箱中。
这些,将是点燃北地希望的星火。
“范大人,此去北地,春寒料峭,切块下种的时机、深浅,覆土的厚薄,南方经验仅作参考,务须因地制宜,勤加观察记录。”
“尤其那切块之法,刀具务必沸煮消毒,切面沾草木灰防腐,至关重要,万不可大意。
北地风硬土冷,苗期保暖防冻亦是关键。”
范同舟看着眼前这位少年,心中感慨万千。
精盐、白糖,如今又是这活命无数的土芋,皆源于此子之手。
他郑重抱拳:“小公爷放心!同舟必谨记于心!每一垄土,每一颗苗,同舟皆视若珍宝,不敢有半分懈怠!
定将此神物,在北地扎下根来!”
李祺点点头,没再多言,只是拍了拍身边一个装满各种特制小农具和记录簿册的箱子:
“这些,带上。或许用得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