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是想在场亲自把关,确保自己的利益不被稀释和侵占。
这小子,年纪不大,心眼倒不少。
够精明,孺子可教也!
“哈哈哈!”
陈新甲和杨国柱对视一眼,不由得同时放声大笑起来。
这笑声里没有嘲讽,反而带着几分欣赏。
……
两日后,宣府镇城巡抚衙门那庄严肃穆的大堂内。
一场关乎宣府诸多官员前程的重要会议正式召开。
会议由宣府最高行政长官,巡抚陈新甲亲自主持。
总兵官杨国柱作为军方首脑,端坐于陈新甲下首。
大堂之上,宣府各路手握实权的军头、大佬们汇聚一堂。
放眼望去,皆是宣府镇内举足轻重的人物。
文官袍服上绣着二品的锦鸡、三品的孔雀补子。
武将袍服上则绣着二品的狮子、三品的豹补子。
即便是品级最低的官员,其补子上也是西品的老虎图案。
然而,在这满堂朱紫、威严深重的大佬之中,却有一个身影显得格外醒目。
这位年轻人脸上始终挂着和煦、谦逊的笑容,眼神平静,不卑不亢。
他一身五品武官服,胸前补子绣着熊罴,按道理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等高规格的会议的。
但与会的各路大佬们得知了他的身份后,却没有一个人敢轻视他。
相反,无论品阶多高的官员,在与他目光相接或简短交谈时,无不显得很客气。
这个年轻人看着官职低,可人家是总供货商啊!
还是垄断、独家经营的那种……
他的货,你不买,有的是人抢着买。
最终,这场宣府最高层会议,在一种心照不宣、各取所需的友好、愉快氛围中圆满结束。
各地的大佬们,无论是东路、西路、北路那些损失惨重的地方主官。
还是中路参将王炜达这样的近水楼台者,都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战功。
这下子,他们的脑袋、官位算是都保住了。
运作的好甚至升迁有望。
至于治下那些在战火中家破人亡、流离失所的百姓怎么办?
关我屁事!
于是,一个个大佬们脸上带着满足、轻松的笑容,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宣府镇城。
卢方舟的心情同样相当不错。
在大家的竞标下,他慷慨地拿出了六百六十五颗鞑子首级进行分配。
作为回报,他换取了颇为不错的补偿。
近期内,战马、火炮、火药、精铁、粮食、布匹等都将源源不断地运往龙门关堡。
这点将由抚台大人和杨军门作为保人,负责监督。
等这些军械、物资到位后。
他曾经对周天琪和霍伟许下的承诺,要为他们打造一个大大的骑兵营和炮营。
如今,距离实现这个目标,算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。
最愉快的莫过于抚台大人陈新甲了。
看着各方势力在他圆润老练的手腕下达成交易,利益得到平衡,怨气得以平息。
整个宣府官场在即将到来的风暴前暂时拧成了一股绳,他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。
大家好,抚台大人自然就更好!
接下来,便是按照此次会议商量好的口径,给朝廷上奏捷报了。
崇祯九年,京畿地区在清兵铁蹄下固然一片狼藉,生灵涂炭。
但我宣府镇各地军民,在抚台大人英明指挥下,同仇敌忾,奋勇反抗。
全镇上下,经大小数十战,浴血厮杀,共斩获穷凶极恶的鞑奴首级一千零六十五具!
陈新甲捻着胡须,想象着崇祯皇帝看到这份捷报时的表情。
想必陛下定会龙颜大悦,深感欣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