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玛丽小说网 > 遗落的世界夏王朝 > 第43章 道九山疏九川

第43章 道九山疏九川

导河流入海的调水工程

从开始弱水疏导流过合黎山,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;

从黑河开始疏导,流过三危山,再流入南海;

从积石山开始疏导,流入黄河一直到龙门,向南流到华山北边,水流向东到砥柱山,继续向东过盟津,一直往东流过洛水到大邳山。从大邳山往北流经过降水到大陆泽,从大陆泽向北分为九条支流,九条支流向下游汇合成逆河,最后流入大海;

从嶓冢山开始疏导,流入漾水,向东流入汉水,又向东流人们称之为沧浪之水,沧浪之水流过三澨(读:誓)水,进入大别山,向南流入长江,再向东流与彭蠡(读:礼)泽之水汇合,继续向东称作北江,最后流入大海;

从岷山开始疏导江水,向东流分出支流到坨水,继续往东到达澧(读:礼)水,经九江到东陵,向东北方向流去与彭蠡泽之水汇合,继续往东流称作中江,最后流入大海;

从沇水开始疏导,向东是济水,流入黄河,两水合流形成荥(读:赢)泽,从荥泽向东流经陶丘北部,又向东到菏泽,往东北方向与汶水汇合,继续往东北方向流入大海;

从桐柏山开始疏导,淮水向东流与泗水汇合、沂水,再向东流入大海;

从鸟鼠同穴山开始疏导,渭水向东流与沣水汇合,往东北方向流与泾水汇合,往东经漆水、沮水流入黄河;

从熊耳山开始疏导,洛水往东北方向流与涧水、瀍水汇合,又向东流与伊水汇合,继续向东北流一直流入大河。

第三步:打开全部入海口,等大泽水泄后,围塘筑堤,种植水稻等农作物。

皋陶叙述完毕,舜帝道:“大家有什么看法,畅所欲言”。

大家基本对于此方案没有意见。

舜帝问皋陶可有什么意见,皋陶道:“大致上基本无碍 ,只是臣觉得治水顺序……”。

舜帝道:“但说无妨”。

皋陶道:“治水我是外行,但是我听说司空已经获得治水神卷《大鸿行域图》,基本能确定九州地势和大鸿流向,那么如果从冀州先开始,将来大鸿被泄出来,只怕直接会把豫州,青州,兖州,淹没,恐怕徐州都难逃厄运,不如先从下游,青州,兖州,徐州,扬州开拓入海口,然后挖渠,修河堤,等到这些完工后在到中游疏鸿,最后到雍州治理根源”。

禹道:“大理寺卿说的有道理,微臣之所以要先治理冀州,是因为冀州上游雷首山围堤越来越高,如果一旦决堤,鸿泽将会对都城蒲坂造成影响,为了保帝都安全而不得已”。

舜帝道:“契已经修筑一年多堤坝,一时半会儿不会出问题,我觉得应该先修淮水入海,因为你和伯益在哪里发现了水稻,南方气候温和,适宜农作物生长,我想如果先把淮水水患解决,在南方围塘种植水稻,就可先解决粮食问题,北方已经是大水漫漫,粮食年年紧缺,治水一时半会不能解决问题,如果南方水稻一旦成功,调运到北方,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,在治水效率肯定要高”。

大家一听确实是有道理,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,最终一致决定,先去治理淮水,同时开启青州,兖州,徐州,扬州的入海口建设,以及修建泄洪区各支流河道挖掘。

弃则主要工作负责各地农业发展,包括水稻选种 ,推广,种植 管理等。

跟随禹去徐州和扬州,开展水稻种植工作。

治水方案已定,禹和伯益等人即刻准备行装,赶往徐州和扬。

舜帝以帝命发出通知,要求徐州,扬州,荆州各诸侯全力配合禹的治水工作.

敬请期待下一章,过家门而不入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