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玛丽小说网 > 古典白话合集 > 大唐狄公案 121到130

大唐狄公案 121到130

手,再把桌上的票据信札都移到卧房。见窗门紧闭,处处都像自杀现场,然后锁了房门,从露台悄悄离开。”

狄公警觉地插言:“卧房的门既然是你锁的,那钥匙怎么会插在门内的锁孔里?”

冯岱年涨红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:

“我当然把钥匙带走了,自有打算。当晚永乐客店就有人报官,说李公子死在红阁子,让我立刻去处置。我知道罗县令当时在乐苑寻欢,何不拉他来当主角,趁机行事?

“我和罗县令带了十几个公人到红阁子时,见卧房门紧闭,就命人撞门。门撞开后,大家惊慌地涌到尸身前查看,我就趁机把钥匙偷偷插在锁孔里。罗县令很快发现了李公子手中的匕首、锁孔里的钥匙和紧闭的窗户。第二天审问时,秋月又说拒绝了李公子赎身,罗县令就当堂判定是自杀。大致就是这样。我不仅渎职,还故意亵渎王法、戏弄官府,求狄老爷严处。”

“冯相公伪造自杀现场,怎么忘了把李琏桌前的那张纸片藏起来?”狄公终于找到一个漏洞,展现自己的思考。他不得不暗自佩服冯岱年的手段。

冯岱年说:“那张纸片上画的是满月,正好和秋月的名字对应,又写了‘托心秋月’的字样,何必藏起来呢?”

“不!李琏从未把秋月放在心上,倒是秋月自作多情、到处吹嘘,所以罗县令才会误判。在本官看来,那两个圆圈其实是玉环的意思——画满月只需要一个圆圈,大圈里套小圈,正是玉环的象征。‘托心秋月’是拜月祈祷、达成心愿的意思,并不是指秋月这个人。”

冯岱年暗自吃惊:“狄老爷真是智慧过人,真不知道罗县令当时怎么就胡乱联想到秋月身上了。秋月还当着罗县令的面一口承认,甚至得意洋洋地说李公子根本没被她放在眼里。”

狄公捋着胡须微笑,其中的内情他十分清楚——罗县令恐怕正是见了秋月这副模样才被吓住,连夜逃回金华的。

小亭外一片寂静,弥漫着清幽的香气。几只斑斓的彩蝶在夹竹桃花上飞来飞去,停不下脚。不远处的池面上,菱角和荇菜在风中摇曳,白莲轻轻晃动,如同画中景致。

亭中三人一时沉默,各自心中思绪翻涌。

狄公微笑着打破僵局:“冯相公,如此说来,李琏死亡的谜团已经解开了。不过,李琏脖颈上的青紫肿痕又该如何解释?”

冯岱年回答:“这个我们没注意到,或许是李公子体内毒气发作导致的,并非外力所致。卑职父女的罪过,等候狄老爷依法裁断。”

狄公笑道:“要依法裁断,还需弄清二十年前红阁子那桩案子的真相。不知冯相公与当年陶匡时的死是否有关联?”

冯岱年急忙说:“狄老爷,陶匡时先生的死与卑职实在无关!外界谣言四起,说我因嫉妒杀人,全是恶意诽谤。陶匡时先生是我当年的挚友,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,我怎么会为了一个女子杀害朋友、以身试法,让行家笑话呢?

“当时我才二十四岁,刚担任乐苑里长,爱慕翡翠小姐,正打算出钱为她赎身。陶匡时也暗中爱上了翡翠,当时他二十九岁,虽已娶妻生子,但婚姻并不美满。即便如此,我们的友谊依旧深厚,并未反目。然而翡翠小姐却一味拖延,不愿明说想法,似乎另有打算。

“狄老爷,温文元当时也在追求翡翠,他追求翡翠是为了装点门面、跻身上流社会,把得到花魁娘子的青睐当作晋升的阶梯。温文元重金收买了翡翠的贴身丫鬟,暗中窥探动向。一天,那个丫鬟偷偷告诉温文元,翡翠已经怀孕。温文元怀疑翡翠属意于我,就去陶匡时面前挑拨离间,让我们反目。陶匡时果然动了肝火,和我大吵一架,经过我百般解释,他才相信了我的辩白。我们这才明白,翡翠之所以拖延,是因为她已有隐蔽的情人。我约他一起去找翡翠,让翡翠说出情人的名字,陶匡时正在气头上,甩袖离开了。

“第二天,温文元匆忙来找我,说他亲眼看见有人在红阁子里和翡翠幽会,还说陶匡时得知消息后已赶到永乐客店问罪。我怀疑是温文元设下圈套,担心陶匡时落入陷阱,随即也赶到红阁子。从露台往外厅看,陶匡时已经被人杀死,一柄匕首深深插入他的脖根。

“我正进退两难、不知所措时,忽然听到脚步声,便匆匆逃离现场,绕着花园酒楼转了大半个圈子,经桃花客店跑回家中。

“我刚喘过气,衙役就来报说红阁子有人自杀,县令让我立刻去永乐客店勘查。原来我走后,客店仆役就发现了红阁子里的尸体并报了官。

“我忧心忡忡地赶到红阁子,县令和衙役已经挤作一团。!鸿+特′小*说?网^ ?更¢新?最+快/但陶匡时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