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玛丽小说网 > 古典白话合集 > 大唐狄公案 121到130

大唐狄公案 121到130

的尸身却躺在里间卧房的地上,他手中还紧紧握着那把原本刺入脖颈的匕首。县令还告诉我,他们撞门进来时,看见房门钥匙掉在地毯上,窗户虽然开着,但木栅栏很窄,外人无法潜入卧房。仵作验尸后,县令就判定陶匡时是自杀身亡。

“我当时疑惑顿生:我亲眼看见陶匡时死在红阁子外厅,怎么一会儿功夫尸身就被移到了卧房?匕首也从他的脖根移到了他自己手中。县令传永乐客店掌柜问话,因为知道他和翡翠的关系,又传翡翠问话,翡翠竟称陶先生多次想为她赎身,她执意不答应,陶先生羞愤之下才轻生。

“这事过去不到一个月,乐苑就传来时疫,天花麻疹蔓延,病死的人堆积如山,一片恐怖。翡翠也染时疫身亡,尸体被焚烧,骨灰掩埋。时疫过后,乐苑萧条冷落,大不如前。金华县令也换了两人,这事就不了了之。但我心中始终有个疙瘩,每每想到好友横死、凶手逍遥法外,就心有不甘。然而一旦认真申诉,自己就会首当其冲卷入漩涡,无法洗刷嫌疑。偏偏这时温文元又大肆散布流言,说陶匡时死得蹊跷,还说陶匡时死的那天看见我进过永乐客店。乐苑的老人都知道我们俩和翡翠的关系,于是我就一直处于尴尬不利的境地。但温文元又不敢当面揭发、在公堂作证,只是暗中煽风点火,觊觎里长的位置。

“第二年我娶了妻室,次年又生下玉环,终于把翡翠忘了,同时也尽力照顾陶匡时的妻小。玉环长大后和陶德很亲近,虽然差了八九岁,却形同兄妹。我也曾有过两家联姻的念头,正好印证我和陶匡时生前的友谊。但温文元的谣言很快传到陶德耳中,他对我父女的态度有了变化,却又不肯说明原因。有时见他暗自叹息落泪,十分痛苦,我也不便劝慰,更无法说破。玉环见陶德如此,心中也闷闷不乐。我想早点为她找个女婿,她却看不上,可见她心思很深。直到遇见贾玉波秀才才有了转机,我十分高兴,赶紧想为他们办婚事,订婚的日子不远了,这时陶德提出愿为他们做媒人,这也清楚表明他无意娶玉环为妻。”

冯岱年说完这番话,仿佛脱胎换骨,目光炯炯,眉宇间更显清朗。

“狄老爷如今也该知道,我移动李公子尸身、布置假象,正是受了当年那个凶手的启发。”

狄公沉吟一声,又说:“冯相公的话本县理应相信。按你的话推断,这乐苑中必定有一个极其凶残的恶魔:二十年前杀害陶匡时,昨夜又杀了秋月。那恶魔必然与红阁子有关,两次杀人都选择了同一个地方。”

“可是,老爷,仵作的验尸报告说秋月是心脏病突发而死,现场似乎也没找到被杀的证据。”冯岱年说。

狄公摇摇头:“仵作的话固然有道理,但这两起案子也太玄妙了——二十年前是为了花魁娘子的纠葛,如今直接杀死了花魁娘子。冯相公恐怕还藏着一些关于秋月的秘密,不肯说出来。”

冯岱年又惊又怕:“狄老爷怎么能这么推断?我唯一不敢说的只是秋月和罗县令的一段纠葛,但老爷自己很快就识破了,何必让我赘述呢?”

狄公笑道:“就算是我识破的,也得说一说。冯相公怎么知道我心里的想法,难道是我肚子里的蛔虫?”

冯岱年也笑了,心里却不敢确定狄老爷的话是玩笑还是试探。

第六部 红阁子 第十五章

狄公回到红阁子,马荣正把脚翘在露台的石桌上等他。狄公换过衣袍,自己沏了一盅新茶,拿起一柄竹扇,说道:“马荣,刚才我在冯府听到一段有趣的故事。”便把在冯府花园小亭里与冯岱年父女的对话细细说了一遍。

“要查杀害秋月的凶手,必须先查当年杀害陶匡时的凶手。要破解二十年前红阁子的旧案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再去请教凌仙姑,她几乎是唯一的知情人了……马荣,咦,我闻到一股怪味。”

马荣吸了吸鼻子:“我早就闻到了,可能是露台外的树丛里有死狗死猫。我们进屋里谈吧。”

狄公又问马荣这半天有什么收获,银仙姑娘想必很帮忙。马荣便把在小酒店里贾玉波说的一番话讲了一遍,最后说:“看来温文元与李琏确实在这里策划过搞垮冯岱年的阴谋,设了圈套。”

狄公说:“这贾玉波还是个秉性正直的后生,不屑于做这种肮脏勾当,和冯玉环小姐还算般配。”

马荣摇头道:“这玉环小姐真是厉害,竟敢杀了一个大男人。难怪贾秀才有些害怕,心里还不大愿意入赘冯府呢。”

狄公忽然起了疑心,问道:“马荣,你和对手用短刀格斗过,玉环右手拿匕首,怎么能刺入李琏右侧颈根?”

马荣仔细想了半天,又比划了一下,才说:“这刀法虽然不合常理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