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玛丽小说网 > 花屋湘军传奇 > 第101 明定国是诏

第101 明定国是诏

,各宜努力向上,发愤为雄。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,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,实力讲求,以救空疏迂谬之弊……变法自强,为当务之急……此乃国家定国是之诏也……”

诏书由快马日夜兼程,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递各省督抚衙门。

京城之内,这震动更是立竿见影。琉璃厂一带的书肆骤然喧腾起来。

刻印《日本变政考》、《俄彼得变政记》等新学书籍的木版被匠人飞速地敲打着,墨香四溢。

书商们亢奋的吆喝声此起彼伏:“新书!康南海先生力荐!讲日本如何变法强国的!”

“快来看啊!皇上都说了要学西学!” 购书者摩肩接踵,多是年轻士子,他们眼中闪烁着新奇与渴望的光芒,仿佛在沉闷的铁屋子里窥见了一线天光。

然而,这新生的躁动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激起的涟漪尚未扩散开去,便立刻遭遇了冰冷坚硬、无处不在的堤岸。

在那些王府深宅、衙门后堂的阴凉角落里,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声浪正低沉而汹涌地汇聚、酝酿。

“哼,康有为?什么东西!一个区区六品小官,靠着些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,竟敢蛊惑圣听!”

一位身着簇新紫绸袍服、顶戴花翎的宗室贝勒,在醇亲王府的偏厅里,将手中的茶碗重重顿在楠木茶几上,茶水泼溅而出,如同他眼中遏制不住的怒火。

“什么废科举?什么裁冗官?这是要掘咱们满洲八旗的根!是断咱们铁杆庄稼的路!”

“正是此理!” 旁边一位颧骨高耸、眼神阴鸷的老臣接口道,他是刚毅,军机大臣,慈禧太后的心腹。

“皇上年轻气盛,受了小人蒙蔽。这变法?我看是变天!祖宗之法,行之二百余年,岂是说变就变的?康梁之徒,名为救国,实为乱党!其心可诛!”

他枯瘦的手指用力捻着朝珠,仿佛要将那光滑的珠子碾碎。

“荣中堂,” 贝勒转向一直沉默端坐、面色如铁的荣禄,拱了拱手。

“您老德高望重,深得太后她老人家倚重,可得拿个主意啊!再这么由着皇上和那几个南蛮子胡闹下去,咱们满洲的江山,怕是要改姓‘康’了!”

荣禄抬起眼皮,那双阅尽沧桑的老眼深不见底,平静得令人心悸。,3*8!看·书~网′ ?追?最?新·章_节?

他端起茶碗,慢条斯理地用碗盖拨了拨浮沫,呷了一口,才缓缓道:“急什么?天塌不下来。皇上要变法,那就让他变。变好了,是太后圣明,垂帘之功;变糟了……哼,自然有收拾残局的人。”

他嘴角掠过一丝极淡、极冷的笑意,像冰面上倏忽而过的寒风,“让子弹,再飞一会儿。” 话语轻缓,却带着千钧重压和不容置疑的权威。

---

颐和园排云殿,层层叠叠的明黄纱幔低垂,隔绝了外界暑气,也隔绝了尘世的喧嚣。

殿内弥漫着浓郁的檀香和名贵药材混合的气息。

慈禧太后斜倚在铺着明黄锦褥的软榻上,半阖着眼。

李莲英垂手侍立一旁,正用他那独特的、带着几分谄媚又无比清晰的嗓音,轻声诵读着京城快马送来的密报。

“六月十一日,皇上颁‘明定国是’诏于天下……六月十六日,召见工部主事康有为于养心殿东暖阁,逾两时辰……擢康有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,许专折奏事……擢举人梁启超办理译书局,赏六品衔……又命谭嗣同、杨锐、刘光第、林旭四人为军机章京,参与新政,时称‘军机四卿’……近日,诏令迭出:废八股,改试策论;设京师大学堂;谕各省广办学堂,兼习中西学术;裁撤詹事府、通政司、光禄寺、鸿胪寺、太仆寺、大理寺等闲散衙门及湖北、广东、云南三省巡抚;准旗人自谋生计;鼓励士民上书言事……”

李莲英的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地送入慈禧耳中。

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仿佛在听一件与己毫不相干的事情。

只有那保养得宜、戴着长长玳瑁指甲套的手指,在锦褥上极其缓慢地、无意识地画着圈,一圈又一圈,如同深海下无声涌动的暗流。

“哼,” 当听到“裁撤冗署”、“准旗人自谋生计”时,一声极其轻微、却冷得像冰锥的冷哼从她鼻腔里逸出。

她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,那双凤目里没有怒火,只有一种深不见底、洞悉一切的漠然与嘲讽,仿佛在看一场早已预知结局的拙劣皮影戏。

“莲英啊,” 她的声音不高,带着一种慵懒的腔调,却让侍立一旁的李莲英不由自主地躬得更低了,“你说说,这‘祖宗成法’,是那么好变的么?”

李莲英何等机敏,立刻心领神会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