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惊得远处山林传来阵阵狼嚎,却也让少年心中某样东西轰然觉醒。此后,张角开始更加勤奋地学习道术与医理,常常带着小道童们到附近村落施药救人。他的善举逐渐在百姓中传开,可也引起了当地豪强的嫉恨,一场风波正在悄然酝酿......
而洛阳城中,汉桓帝斜倚在龙榻上,望着太监呈上的密报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密报上写着李氏兄弟己遣散民夫,部分粮草运往长安。他抓起案头的翡翠扳指,轻轻摩挲着:“终究是怕了......”话音未落,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,绣着金龙的丝帕上,赫然染上几点刺目的猩红。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,各方势力的暗潮仍在翻涌,大汉王朝的命运,正朝着未知的方向滚滚而去。
掖庭宫的某处角落,几个宦官正围着火盆烤火。“听说李司马回洛阳了?”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,“哼,这年头,忠也好,奸也罢,不过是陛下手中的棋子罢了。”众人哄笑,火光照亮他们扭曲的面孔,宛如地狱中的恶鬼。
而在洛阳城外的乱葬岗,野狗正在啃食流民的尸体。远处,一个身披破斗篷的少年默默经过,怀中紧紧抱着那本《太平要术》。他抬头望向满天星斗,眼神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。此刻的大汉王朝,就像一座表面华丽却根基腐朽的高楼,谁也没有料到,一场足以撼动天下的风暴,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中,悄然酝酿......
张角回到道观后,开始更加勤奋地学习道术与医理。他常常在深夜里借着月光研读《太平要术》,遇到不懂的地方,便缠着南华老仙请教。老仙有时会耐心讲解,有时却只是含笑不语,让他自己领悟。
一日,张角在山中采药时,遇到一位奄奄一息的老者。他想起书中记载的医方,当即用随身所带的草药为老者煎药施救。三日后,老者竟奇迹般地苏醒过来。此事在山中传开,越来越多的百姓慕名而来,求张角治病。
张角看着这些面黄肌瘦、眼神中充满期望的百姓,心中愈发坚定了要改变这一切的决心。他开始带着几个同样善良的小道童,走出道观,到附近的村落施药救人。每治愈一个人,他都能感受到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感激,这让他更加坚信,自己正在做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。
然而,张角的善举却引起了当地豪强的不满。这些人平日里欺压百姓,垄断医药资源,张角的出现无疑断了他们的财路。于是,他们开始散布谣言,说张角是妖邪作祟,用的药都是害人的。
一天,当张角带着道童们再次来到一个村庄时,却发现村口站满了手持棍棒的村民。“妖道!滚出去!”“别想再害我们!”村民们的叫骂声此起彼伏。一个道童吓得躲在张角身后,小声说道:“师兄,他们好像被人蛊惑了......”
张角望着村民们愤怒却又迷茫的眼神,心中一阵刺痛。他向前一步,大声说道:“乡亲们,我张角若有半句虚言,天打雷劈!这些草药都是我在山中亲手采摘,医方也是为了救大家性命。若不信,你们可以当场试试!”
说着,他从药篓中取出草药,当场为一位咳嗽不止的老妇人煎药。在众目睽睽之下,老妇人服下药后,咳嗽果然减轻了许多。村民们面面相觑,开始窃窃私语。这时,人群中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他颤抖着说道:“我前日亲眼见这小郎君救了邻村的孩子,他是好人啊!”
在老者的劝说下,村民们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棍棒。张角趁机向大家讲述了天下百姓的苦难,以及自己想要济世救人的心愿。他的话语虽然稚嫩,却饱含真诚,不少村民听着听着,眼中泛起了泪花。
这场风波过后,张角更加明白,想要改变这乱世,仅仅治病救人是不够的。他开始思考,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团结起来,反抗这不合理的世道。而此时的大汉朝廷,依旧沉浸在奢靡与内斗之中,丝毫没有察觉到,一场足以颠覆王朝的危机,正从冀州的这片山林中,悄然蔓延开来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