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玛丽小说网 > 李家创业史,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> 第24章 洛阳魂归

第24章 洛阳魂归

的“罪证”。

“姜维,”曹叡的声音在秋日里显得格外清晰,“钟会说你劝他在汉中起兵,还说‘复汉有望’?”

姜维抬起头,干裂的嘴唇动了动:“汉祚虽衰,臣心未死。倒是陛下,占了我成都,俘了我君主,如今还要审我这亡国之臣?”

曹叡笑了:“亡国之臣?你可知刘禅在洛阳过得如何?”他拍了拍手,殿侧的偏门打开,刘禅穿着锦袍,被两个宦官扶着走出来,脸上带着醉醺醺的笑,手里还把玩着一颗硕大的夜明珠。

“陛下!”姜维猛地站起来,镣铐撞击的声音刺耳,“你……你怎会在此?”

刘禅看见姜维,愣了愣,随即笑道:“伯约?你也来洛阳了?这里的酒比成都的好喝,美人也多,你看这珠子,是陛下赏的……”

“住口!”姜维气得浑身发抖,眼眶赤红,“先帝创业何等艰难,你竟在此享乐?北地王刘谌杀身殉国,你忘了?诸葛丞相六出祁山,你忘了?”

刘禅被他吼得缩了缩脖子,嘟囔道:“相父说‘汉贼不两立’,可陛下待我很好啊……”

“陛下?”姜维惨笑起来,笑声里满是绝望,“你忘了自己是汉帝吗?”

曹叡挥挥手,让宦官把刘禅扶下去,对姜维道:“你看,你的君主都降了,你还在守什么?”他从案上拿起一份名册,“这是殉国的蜀将名单,张翼、廖化、董厥……一共二十七人,都是你当年的同僚。他们倒是有骨气,城破时或自刎,或战死,没一个降的。”

姜维的目光扫过名册上熟悉的名字,每一个都像刀子扎在心上。张翼是他在沓中屯田时的老搭档,廖化从关羽时代就跟着蜀汉,董厥还是诸葛丞相亲自提拔的……他忽然想起诸葛丞相临终前的嘱托:“伯约,若汉祚难续,可保民安……”可如今,民虽安,国己亡,连忠臣都死尽了。

“陛下想杀便杀,何必多言。”姜维闭上眼睛,声音轻得像风。

曹叡看着他,忽然道:“朕不杀你。钟会想让你死,朕偏要让你活着。你不是想复汉吗?那就看着朕如何一统天下,看着刘禅如何安度晚年。”他转身走进殿内,“把他关入大牢,好生‘照看’。”

狱卒推搡着姜维往牢里走,路过洛阳宫的太液池时,他看见池边的柳树下,刘禅正和几个魏臣掷骰子,笑得前仰后合。远处传来乐声,是魏国的宫廷雅乐,再也不是蜀汉的《出师表》吟唱了。

当晚,大牢里的油灯忽明忽暗。姜维从囚衣里摸出一小包鹤顶红,那是他在沓中时就备好的,原想在战死前用,没想到竟用在了这里。他想起第一次见诸葛亮时的情景,那年自己二十七岁,诸葛亮笑着说“伯约忠勤,可继我志”;想起费祎拦着他不让北伐,说“保境安民即可”;想起夏侯霸归降时说“司马家狼子野心,魏必乱”……原来一切早有预兆,只是自己不肯信。

“丞相,”姜维将毒药倒在掌心,泪水终于落下来,“臣尽力了。”

他仰头吞下毒药,剧烈的疼痛瞬间席卷全身,眼前开始模糊。恍惚间,他好像看见诸葛亮站在五丈原的军帐里,手里拿着兵法,笑着朝他招手;旁边站着关羽、张飞,还是当年斩颜良、喝断当阳桥的模样;赵云提着长枪,白袍银甲,一如长坂坡时英武;还有刘备,那个他只在画像里见过的昭烈帝,正站在云端,目光温和。

“伯约,辛苦了。”诸葛亮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。

“未能复汉,臣有罪……”

“罪不在你。”刘备的声音响起,带着宽厚的暖意,“汉祚兴衰,自有天命。你能以一己之力,九伐中原,护我蜀汉二十年,己是大功。”

姜维笑了,疼痛渐渐消失,身体变得轻飘飘的。他跟着他们往前走,穿过云雾,看见远处有座城,城门上写着“成都”二字,街上的百姓都穿着汉家衣冠,笑着向他们招手。

“走吧,”关羽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该回家了。”

第二天清晨,狱卒发现姜维时,他己经没了气息,脸上却带着笑意,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磨得光滑的汉玉,上面刻着一个“汉”字。曹叡听说后,只是让把玉收进府库,对刘晔道:“这等忠臣,若生在魏,倒是可用。”

刘晔躬身:“陛下仁厚。”

“仁厚?”曹叡望着窗外,洛阳的秋阳依旧明亮,“朕只是觉得,他比刘禅更像个君主。”他忽然想起昨夜刘禅说的话,“那傻子竟问朕,能不能把成都的蜀锦匠人都迁到洛阳,说想织些新花样……”

刘晔没接话,只是看着殿外飘落的梧桐叶,忽然觉得这天下,有时候真的比想象中荒唐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