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玛丽小说网 > 李家创业史,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> 第8章 龙驭归天去 新君秉剑行

第8章 龙驭归天去 新君秉剑行

“陛下!您忘了先帝的话吗?”李穆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您是天子,不是匹夫!您若有闪失,大魏怎么办?陇西的将士怎么办?洛阳的百姓怎么办?”

这话像盆冷水浇在曹髦头上。他望着城楼下浴血的士兵,望着城楼上焦急的司马师,再想起曹芳留下的那本《兵谋法》,忽然明白了“天子之勇”不是逞凶斗狠,是守住身后的江山和百姓。

“撤!”曹髦咬着牙下令,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沉重。

回到城楼时,他看着李晏的骑兵正与赫连齐厮杀,看着广武城的守军冒着箭雨往下扔擂石,忽然问身边的老兵:“当年李烈侯打东吴,也是这样吗?”

老兵抹了把脸上的血:“是。当年攻建业,我们三天三夜没合眼,尸首都堆成了小山。李将军在城楼下哭了,说‘这都是百姓的儿子啊’……”

曹髦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。他想起自己说的“灭其三族”,想起那些在战场上倒下的士兵,忽然觉得“刚烈”二字,若没有“仁心”托着,不过是残忍的借口。

“传朕的令。”曹髦转身对司马师道,“让李晏将军且战且退,把赫连齐引到祁连山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里添了几分沉稳,“李永将军在那里等他,我们按原计划夹击。”

司马师一愣,随即躬身:“臣遵旨。”

三日后,祁连山的峡谷里,赫连齐的骑兵果然中了埋伏。李永的弓箭手从两侧山上往下射箭,李晏的骑兵从正面冲杀,邓艾的步兵堵住了后路,把十万胡骑困在谷中,杀得血流成河。

广武城的城楼上,曹髦看着送来的捷报,却没有半分喜悦。他望着祁连山的方向,那里的血腥味仿佛顺着风飘了过来,呛得他心口发疼。

“陛下,赫连齐的首级己在路上,您要的‘灭三族’……”司马昭低声问。

“不必了。”曹髦打断他,声音有些沙哑,“把他的族人迁到河西,分给他们田亩,教他们种地。”他想起曹芳说的“止戈为武”,“告诉他们,大魏不杀降人,好好过日子,谁也不会欺负他们。”

李穆闻言,眼里闪过一丝欣慰:“陛下这才是……先帝想看到的。”

曹髦拿起案上的《兵谋法》,那是李穆捡回来的,书页上还留着曹芳的批注:“王者之师,在安人,不在杀人。”他轻轻摩挲着那行字,忽然明白,自己这趟亲征没白来——他学会了收起锋芒,懂得了“刚烈”该用在守护上,而不是杀戮里。

回程的路上,曹髦让人把曹芳的锦袍捧在身前。风吹过草原,麦香又漫了过来,他望着远处的村庄,农人正在收割,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,忽然觉得,这才是他该守护的东西。

回到洛阳时,己是初秋。曹髦在太庙祭拜曹芳,把捷报和那本《兵谋法》放在灵前:“叔父,赫连齐退了,没杀太多人。您教的,臣终于懂了些。”

祭完祖,他召来十二位大臣,在太极殿议了整整一日。没有提亲征的事,只说如何安置河西的胡族、如何修祁连山的水渠、如何让江南的粮船更快到洛阳。

散朝时,司马师望着曹髦的背影,对李穆道:“陛下……长大了。”

李穆点头,望着功臣阁的方向,那里的司马懿与李誓仿佛在微笑。他知道,曹芳没有选错人,这刚烈的少年,终会在江山的磨砺里,长出属于自己的沉稳与仁厚。

而秘阁的史官写下这一段时,特意记了句:“景帝崩,新帝初立,遇赫连齐来犯,欲亲征。经广武一役,悟‘王者之勇在守不在杀’,终以仁心退敌。青史昭昭,可见传承之妙。”

写完,他合上卷宗,窗外的阳光正好,照得洛阳城一片明亮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