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玛丽小说网 > 逐鹿天下:从大楚溃卒到开国太祖 > 第007章 诗惊青楼(上)

第007章 诗惊青楼(上)

丫鬟停下脚步,声音清脆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,“几位请在此稍候,奴婢上去通禀一声。”她微微屈膝行礼,转身轻盈地踏上台阶,消失在门内。

陆沉负手而立,目光看似落在旁边一丛开得正盛的晚香玉上,实则眼角的余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,不动声色地将小楼周围的环境尽收眼底——回廊的走向、门窗的位置、可能的守卫点。冯国则像一头焦躁的困兽,在原地不安地踱着步,粗重的呼吸在寂静的园子里格外清晰。

小楼二层,暖阁。

窗扉半开,晚风送来园中草木的清香,也卷走了筝曲的最后一缕余音。

桓玄斜倚在铺着锦缎软垫的矮榻上,微闭双目,一手支额,另一只手的手指犹自在矮几上轻轻叩击着方才曲调的余韵。几上温着的小泥炉上,一壶陈年花雕酒正汩汩冒着细小的气泡,醇厚的酒香与室内清雅的熏香交织在一起。对面,乐陶居的头牌茗烟,一袭月白色素锦长裙,裙摆如水般铺洒在蒲团上。她低眉垂目,纤纤十指刚刚离开琴弦,姿态娴静如画。

一个梳着双丫髻、身着水绿衫子的小婢女青儿,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,对着茗烟微微摇头,又飞快地瞥了一眼桓玄,欲言又止。

茗烟会意,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按,止住了那若有若无的余响。她抬起眼,眸若秋水,看向桓玄,嘴角噙着一丝温婉的笑意:“桓公,曲有误否?”

桓玄这才睁开眼,坐首身体,抚掌赞道:“妙!妙绝!清越婉转,如珠玉落盘,更难得的是那一份‘哀而不伤’的意境,非深谙世情者不能奏出。茗烟姑娘的筝技,愈发精微入化了。当浮一大白!”他提起温热的酒壶,自斟一杯,仰头饮尽,满足地叹息一声,复又闭目,似在回味那绕梁余音。

青儿这才上前,俯身在茗烟耳边,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了几句。

茗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对面怡然自得的桓玄,莞尔道:“桓公,楼下确有访客,只是……只怕是冲您来的呢。倒真是……肯下本钱。”

“冲我?”桓玄眉头一皱,脸上的闲适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打扰的不悦,“可是几个年轻军官?领头的是个振武校尉?”

茗烟微微颔首。

“哼!”桓玄鼻子里重重哼出一声,如同被苍蝇扰了清净,“阴魂不散!当真是阴魂不散!竟追到此处来了!这几日,这几个粗鄙军汉日日在我府门前聒噪,竟妄想让我去替他那营肮脏伤兵瞧病!当我桓玄是什么?走街串巷的铃医么?不见!让他们速速离去!” 语气斩钉截铁,带着不容置疑的倨傲。

茗烟闻言,眼中了然之色更浓,笑容却依旧温婉:“既是如此,那小女子便替桓公挡了这一遭吧。”她转向侍立一旁的青儿,声音清泠悦耳,却带着一种无形的距离感:“青儿,去告诉楼下几位军爷。乐陶居有乐陶居的规矩。茗烟虽微贱,亦不敢轻慢。要见茗烟,需得留下一首诗词佳作,或能通晓音律,可共赏丝竹。若不能……”她顿了顿,语气转淡,“便请恕茗烟无礼,不能相见了。”

桓玄闻言,先是一愣,随即抚掌大笑,脸上的不快一扫而空,只剩下浓浓的戏谑和看戏的期待:“妙!妙哉!此计大妙!哈哈哈!妙极!量那几个只知舞刀弄枪的莽夫,懂什么诗词歌赋、阳春白雪?此番定要碰个灰头土脸,悻悻而去!” 他仿佛己经看到了陆沉等人狼狈不堪的模样,笑得极为畅快,又给自己斟满了一杯酒。

茗烟掩口轻笑,眼波流转:“桓公倒是高兴了。只怕这几人恼羞成怒,堵在乐陶居门前不肯离去,桓公您待会儿……怕是也出不得这门了。”

桓玄的笑声戛然而止,脸上露出一丝尴尬,随即又故作洒脱地摆摆手:“无妨无妨!正好,正好!只是……”他眼珠一转,看向茗烟,带着几分试探和调笑,“不知茗烟姑娘可愿留我在此,为你付这缠头之资啊?老夫今日索性便做个护花之人!”他刻意加重了“缠头之资”西字。

茗烟脸上那温婉的笑容不变,眼神却瞬间清冷了几分,如同蒙上了一层薄霜:“桓公说笑了。您是知晓茗烟的。” 声音依旧柔和,却带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棱。

桓玄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和恼意,讪讪地端起酒杯掩饰,干笑两声:“那是自然,那是自然。”

楼下,白石小径。

青儿袅袅娜娜地走了下来,下巴微微扬起,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,脆生生地将茗烟的话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。末了,还特意加了一句:“军爷,我们姑娘说了,诗词须得是上乘之作,若是打油诗之类的俚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